第二展厅:【楚文化馆】
【说明】
钟祥是楚国的重要活动区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别邑,称“郊郢”、“郢中”。《左传》所载“沈鹿(今东桥一带)会盟”、“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楚武王伐隋,卒于樠木山下”、“楚子奔隋,涉于成臼(今旧口一带)”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钟祥“郢中三台十八景”(有称十六景)中之“三台”(兰台、阳春台和子胥台)、樠木山、宋玉井、白雪楼、听雪楼、阳春白雪碑,以及以黄土坡楚墓群为代表的一批楚墓等40多处楚文化遗存、数百件出土文物,加之屈原、宋玉、莫愁女、楚王、楚武王、楚昭王、楚襄王、伍子胥等人物故事和文学作品等,构成了今天钟祥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楚文化资源宝库。
如果按照楚文化三个层面的特征对钟祥楚文化方面的资料和遗存进行梳理和划分,我们发现,钟祥楚文化属于由文化高度概括出的精神要义——民族精神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行为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的东西,如“阳春白雪”的精髓、“莫愁女”的神韵、“宋玉”的品质等等要远远多且重要于物化文化层面的物质产品,并直接影响到对钟祥乃至周边地区民族心态、精神文化的传承,直至今日。
因此,在设计《楚文化馆·楚郢风流》时,要紧扣钟祥楚文化的特点,侧重于对有关人物故事及文学作品的揭示和展示。
【展品】
1、文字、图表版面;
2、人物画像、塑像;
3、“兰台舞风(楚王、宋玉)”、“莫愁踏歌”等情景再现;
4、“阳春白雪碑”等楚器文物(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