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4263337

资讯动态

“少司马坊”的身后传奇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9日 浏览次数:0

图片


雪霁初晴,万物在刹那间苏醒。寂寂的城市突然间热闹起来,还未来得及融化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生出无限的光彩。郊外,日暮向晚,寒风清冽,夕阳斜照处,一座气势恢宏的牌坊傲然挺立,光影婆娑间,似乎在静静的述说着百年的风云变幻与沧桑,述说着它的主人一代名臣曾省吾传奇而跌宕的人生,述说着明代波云诡谲的党派之争。

公元1581年,万历年,一座高11米,宽9.9米的六柱三门石质牌坊耸立而起。坊的两面自上而下分别雕刻有牡丹、凤凰、麒麟赐福、双龙戏珠、松鹤延年、鲤鱼跳龙门等全浮雕石刻,顶盖下有4个雕空的花纹,柱脚有抱鼓和4个石狮,两旁有全浮雕的双龙装饰。最上方檐下竖刻“恩荣”二字,间隔1米下方的门楣上,正楷横书“少司马”三个大字赫然醒目,整坊刻精美,工艺精湛,堪称一绝。牌坊历经百年风雨洗礼,依旧风韵犹存,别具一格。如今,它用那睥睨天下的气势守护着钟祥市博物馆,守护历史与文物,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图片


公元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一代名臣曾省吾出生在湖广安陆府钟祥县,少年聪颖热爱读书的曾省吾在二十四岁时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其后,大展其雄风,先后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拜兵部侍郎,后又升为工部尚书,是首辅张居正的心腹,是万历皇帝的肱股之臣,更是为百姓谋福的刚毅之臣。

“少司马”是明代的一种官职,是兵部侍郎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干部。明代朝廷规定,只要官职做到“少司马”这一类的职位,就可以在家乡建立官职牌坊,以显示朝廷恩德,光耀门楣。曾省吾家世显赫,一门四世皆获朝廷褒封,且荫及子孙,万历三年,封为兵部侍郎,于是在家乡建立了“少司马坊”。此时的曾省吾意气风发,如蓄势待发的箭,指点江山,建功立业。万历元年,四川西南叙州一带土司“都掌蛮”发生叛乱,曾省吾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万三年,奉命巡视三边,整饬边防,并成为首辅张居正的心腹,锐意革新,率先带头实行张居正的“新政”,使得万历初期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空前繁荣。

图片


孔夫子说“人之过也,各与其党”,又说“君子不党”,明朝以首辅为核心的党派之争从嘉靖年间一直越演越烈。曾省吾是张居正的同乡,二人有师生之情,也有伯乐与千里马之义,在实行“新政”时触及许多贵族的利益,并且那时候的目空一切在不经意间得罪了许多人。张居正死后,在万历皇帝的默认下,朝中大臣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身为其心腹的曾省吾自然受到了牵连,最终被迫致仕回乡,永生不得录用。明朝天启年间恢复张居正名誉,肯定其功绩,但是终始明朝,曾省吾也没有得到平反。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历史中的是非功过,都如同光照后的雪,消散在历史的长空。独留一座伟岸的“少司马坊”,向世人低语着当年的辉煌。传说,当年曾省吾由于在家乡建立的牌坊规格超过了规定,于是朝中大臣以此为由,向万历皇帝告发,因而被处死。这当然是传说,曾省吾回乡后,在家乡教书立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最终家乡寿终正寝

曾省吾,字三省,号确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字出自于此,而纵观他的一生,也确实做到了忠、孝、信、义,他的文学成就也令后世敬仰,也算是“传不习乎”,求仁得仁,可以无憾矣。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