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课堂(3)
👀
看到这些,让人想要去解读,如若透过这些老物件,便能看得见过去岁月发生些什么,发现那些年代里的故事,了解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它所走过的沧桑……仿佛成了一种探索需求,因它是一种文化,更是我们的一种怀旧情结。
很多人认识桌和椅,但不知后面那长条的是什么,这个物件叫案。中国人做事喜欢把事情分细致,桌是桌,案是案,虽然有着相似,但桌和案在形制上有本质区别,何为案、何为桌呢?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而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为桌。这是形状上的不同,但是它俩最大的不同不是在形状上,而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区别,案子的等级相对与桌子来说要高一点。咱们从常见的成语中就能看出来一点痕迹,比如说“伏案疾书”这就是褒义的夸人勤奋的。“趴桌子”就有点偷懒的嫌疑了,所以说凡是跟桌子相关的事情,相对而言比较偏低,那么跟案子相关的就相对偏高一些。
案的基本形式有四种:翘头,平头,卷书,架几。按照功能来分一般有:供案,书案,画案,炕案等。供案一般用来家中摆来祭祀,书案,画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书写作画而使用,炕案一般是指的东北火炕上的那种。案类家具主要有两种,即食案和书案。食案指的就是古人吃饭用的家具。有长方形、圆形、三矮足以及四矮足,可以放置在地上。在《后汉书・梁鸿传》中就有相关记载:“(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里的“案”就是食案。《后汉书 梁鸿传》 举案齐眉的故事就能说明案在当时是可以乘放物品的家具,可以托起而与桌有别。案比桌的等级要来的高,高雅的事案都给占全了,低俗的事让桌子去承接。
于是,太师椅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俗称屏背式,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这些特征都是为了显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经完全脱离了舒适,而趋向于尊严。太师椅一般成对陈设于厅堂正中或比较雅致、庄重的场合,或布置于供桌两边,或设置于厅堂东、西两边。我馆的这款太师椅不是吉兽和人物类图案,是植物类造型,人们根据植物的作用或寓意进行提炼和概括,将某些植物刻画成图案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植物的谐音去寓意生活的形式美感,但通常采用简化的形式进行组织,比如植物图案的精细程度简化,植物纹样的使用量减少,以此来刻画植物图案表达吉祥的寓意。
桌字在古代也写作“卓”,取其高而直立之意,是一种上有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多种形状桌面,下有腿足的,供人倚坐和支撑物体的家具,大多为木制。我馆陈列的这款是方桌,四面有镂空花纹,方桌大多是桌腿与面板以透榫或半透榫的结构形式结合,常见种类有四仙桌、六仙桌、八仙桌等。桌腿略高且呈圆形或者方形,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两种。在桌面相对两边采用横枨或在桌腿上部采用封闭的板形桌面,更有少数高脚方桌采用雕花和嵌牙板工艺,使桌子更加精美华丽。
有回忆,有传承,也有希翼
更有那个时代历史赋予的生命